将来过去时作品中的重要概念,是一种平行宇宙的假设。
世界序列的设定灵感来自分布式版本控制软件 Git。
“时间”推动着万物沿着时间轴单向前进,进入世界在某个时间纬度的切片,创造出这个宇宙的一个复制品,就能在过去产生另一个未来。
这是作者在写这份笔记的时候突然想到的,用Git去解释这个虚构的平行宇宙概念实在是太方便了。
将世界的造物主视为 Git 托管服务商 GitHub。
起初,GitHub 上只有一个原始仓库(序列元),这个仓库只有一个拥有者(“唯一神”)。
由于缺少权限,大家只能调用 API 往前端提交commit,完全没有办法去做回滚或者开新分支的操作。
终于,有人按捺不住了,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更新程序,便开始尝试破解托管服务器的后端代码(圣杯战争)。
最终他们的行为爆破了GitHub的服务器(圣杯战争尾声),产生了大量脏数据,原始的仓库变成了很多份提交历史乱七八糟的fork(基点序列)。
用户数据也乱七八糟的,有些人甚至因此获得了仓库管理员(晋升者)权限。
各个仓库的提交历史乱七八糟的,文件也不齐,神奇的是这个程序鲁棒性还不错,居然能跑起来,就是性能与原版的完整程序比起来差的远了,指不定哪天就挂了。
有些仓库文件保留的比较全,那性能就好一点(释放的超能力效果比较强)。有的世界管理员比较多,大家就都能整点活儿(有超能力的人比较多)。
各个仓库的成员绝大多数还是普通的成员,没什么操作权限,也不怎么看得懂代码,反正就是天天用着程序的发行版,即使有管理权限也不一定玩的明白(有超能力但自己不知道)。
而那些获得了管理员权限又看懂代码了的人,就能随便提交,开新分支,对程序进行修改,改得对不对就是一回事儿了。
最初世界分裂时,有100名用户的资料没有任何损坏,变成了超管,能够任意修改所有的仓库(不仅超能力的强度跟元始世界一样,还能进别的世界),但他们仍旧不了解托管网站的底层逻辑。他们可以给仓库的普通管理提权(能让这些人去别的世界)。
关于时间旅行:代码仓库可以从某个commit切出一个子分支(子序列),提交修改后合并到master(合并序列),这其中偶尔会存在编辑冲突(悖论冲突)。
有时候被checkout的子分支因为改的太多了,实在是不太好合回去,这个fork成便为一个独立仓库(子序列成为主序列)。
有的程序在开发的过程中使用了一些依赖项(不属于当前序列的世界主物质介入),那么依赖的兼容性变更会影响程序的功能。
有的程序依赖项过多(蝶序列),出现了内存溢出,一开始还好,一直这么下去程序会崩溃。